固本开新 以实求华 陕煤地质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今年以来,陕煤地质深入贯彻落实“固本开新,以实求华”发展理念,按照“12333”定位要求,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改革创新多点突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一季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41%、10.99%,地勘及延伸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2.73%,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强基固本拓市场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在绿色勘探、地质服务、灾害治理、应急救援、工程建设等五个方面开拓市场,靠实力立足市场、赢得客户、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年初,陕煤地质党委召开的务虚会清晰规划了发展蓝图。
为进一步深挖西北地区市场,陕煤地质先后赴陕北、甘肃等地重点矿企深化合作推进。按照“一企一矿”服务思路,发掘所属各单位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精准对接,全程跟踪,打造矿井地质技术全产业链“保姆式”服务。
日前,走进陕煤地质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奋进场景。新疆塔里克区二号矿井煤炭勘探工程、宁夏刘家庄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等项目正在有序开展,青海深层卤水普查、南郑页岩气勘探开发等18个年度重点监管项目加速推进。
按照打造专业化轻资产市场主体目标,陕煤地质通过采取“集团集中采购+所属单位租用”方式,持续推动先进技术装备升级,设备平均利用率达到100%。同时,根据各单位业务需求,ZJ-50DB、ZJ-70DB钻机等先进设备更新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创新中加速蝶变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秉持科技创新是陕煤地质核心竞争力所在的理念,围绕页岩气、地热能及富油煤等新的IP开展科技攻关,争取实现更多‘原创’‘首创’技术突破。”这是今年1月,陕煤地质在年度工作会上发出的动员令。
积极培育科创渊薮沃土,制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建立科研立项“揭榜挂帅”机制、确立“三项改革”试点单位、开展与“秦创原”创新联盟中心交流合作等,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一季度,公司累计科技投入同比增长386.91%,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团体标准3项,陕煤地质重点实验室1名员工成功入选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省青年科技新星。
随着镇巴页岩气公司提级管理,南郑页岩气公司组建工作加速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商业化运营蹄疾步稳。其中,镇巴页岩气建成5万方/天处理规模车载撬装LNG液化生产线并试车成功。截至目前,已累计回收井口零散气138万方,新建页岩气参数井1口,含气显示良好。
此外,陕煤地质各单位积极参与属地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彰显国企担当。一季度,公司巡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32次、隐患点1004处、风险区1291处。所属研究院公司积极践行地质灾害“24小时响应”机制,收到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灞桥、长安分局的感谢信。
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青藏新”市场喜报频传
在投身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助力“能源尊龙凯时”为“资源尊龙凯时”的征程中,陕煤地质勇当能源“内脑”和“先行军”。今年以来,陕煤地质先后成立青藏办事处、新疆办事处,对接当地矿山企业需求,并完成陕西、青藏新及周边地区2个“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采矿权、探矿权)调查与风险勘探靶区研究”风险勘探项目立项。
所属各单位尽锐出战,抢占西部大开发“青藏新”空白点。天地地质公司成功中标新疆大平滩煤矿矿建工程第一阶段防治水工程,一三九水文公司成功中标西藏嘎日阿统铷、铜多金属矿勘查钻探项目,研究院公司成功中标新疆石头梅二号井补充勘探工程,合同总额5000余万元……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书写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篇章,更以精湛专业技术实力和业主至上的服务意识展现了“从有到优”的发展韧性。
深化改革激活力攻坚之战彰显硬核担当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陕煤地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深化“三项机制”改革、狠抓工作落实、弘扬工匠劳模精神、加强考勤公开通报、反对“慵懒散漫”等,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坚持以优良作风带动工作效能提高。
体制机制改革同样蹄疾步稳,推进所属17家设立董事会的单位公司章程修订,开展12家企业24名领导干部调整,做好16项规章制度立改释废,构建起19家二级单位风险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清查清收专项工作,切实推进应收账款压降目标落地。
当前,随着二季度“黄金期”的全面开启,陕煤地质将锚定“打造国内一流综合地质服务商”目标,继续以昂扬姿态,在主业发展主战场开足马力,在行业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深化改革深水区破浪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改革发展新篇章。